数显卡尺内测量爪磨损的修复方法,需根据磨损程度选择,核心分为 “自行简易修复”“专业精密修复”“更换部件” 三类,具体如下:

一、轻度磨损(仅表面划痕、无变形):自行清洁抛光修复

适合磨损轻微、未影响测量面平整度的情况,无需专业工具,个人可操作。

  • 工具:800-1200 目细砂纸、金属抛光膏(氧化铝材质)、酒精棉、麂皮布。

  • 步骤:

    1. 用酒精棉彻底清洁内爪测量面,去除油污、铁屑,避免抛光时杂质造成二次划伤。

    2. 少量抛光膏涂在麂皮布上,沿内爪长轴方向轻轻擦拭磨损区域,力度轻柔,反复 10-15 次。

    3. 若有细微划痕,用 800 目细砂纸蘸水轻磨,再用 1200 目砂纸二次抛光,恢复表面光滑度。

    4. 修复后用标准件验证,确保测量偏差在卡尺允许范围内(如 ±0.02mm)。

二、中度磨损(爪尖变钝、轻微凹陷):专业精密研磨修复

磨损已影响测量面形状(如爪尖圆弧变平),自行修复无法恢复精度,需送专业机构。

  • 核心工艺:使用铸铁研磨盘 + 专用研磨剂,按内爪原始角度、弧度进行微量研磨。

  • 关键要点:

    1. 研磨量严格控制在 0.001-0.005mm,避免过度研磨导致内爪尺寸缩小,破坏测量基准。

    2. 研磨后需校准爪部平行度、对称度,确保两内爪测量面平行且与主尺垂直。

    3. 最终通过标准环规全量程检测,误差达标后方可使用。

三、重度磨损(爪尖缺口、变形、倾斜):更换内测量爪

磨损严重到无法通过研磨恢复形状和精度,唯一有效方案是更换配件。

  • 操作流程:

    1. 选择匹配配件:优先原厂内爪(需提供卡尺品牌、型号、量程),确保尺寸、安装孔位一致。

    2. 专业安装调试:维修人员拆解旧爪,安装新爪后调整间隙,校准爪部定位精度。

    3. 全量程校准:用标准件检测不同尺寸点的测量误差,确保符合精度等级要求。

四、修复注意事项

  1. 禁止自行打磨变形或缺口的内爪,避免破坏爪部原始角度,导致误差不可逆。

  2. 抛光 / 研磨后需清洁残留研磨剂,避免腐蚀测量面或影响后续测量。

  3. 若修复后测量值仍超差,需停止使用,及时更换或送修,避免误导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