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数显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数显千分尺的工作原理核心是将测微螺杆的微小机械位移,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电路处理后以数字形式直观显示,实现高精度尺寸测量。其关键在于 “机械传动 + 电子传感 + 数字显示” 的协同工作,具体可拆解为三个核心环节:
一、机械传动: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位移
这一步延续了传统机械千分尺的 “螺旋副传动” 原理,是测量的物理基础。
二、电子传感:将机械位移转化为电信号
这是数显千分尺与传统机械千分尺的核心区别,通过传感器实现 “微小位移→电信号” 的转换,精度可达 0.001mm 甚至更高。目前主流传感器有两种:容栅传感器和光栅传感器,其中容栅传感器因成本低、结构紧凑,广泛用于工业级数显千分尺。
1. 主流:容栅传感器(电容式位移传感)
2. 高精度场景:光栅传感器(光学式位移传感)
三、信号处理与数字显示: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读数值
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需经电路处理后,才能以清晰的数字形式呈现,这一步由 “信号处理单元” 和 “显示单元” 完成。
总结:完整工作流程
这一原理既保留了传统千分尺的螺旋副精密传动,又通过电子传感和数字技术消除了人工读数误差(如机械千分尺的估读误差),让 0.001mm 级的高精度测量更便捷、更可靠。
上一条:千分表测杆的精度等级有哪些
下一条:数显千分尺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