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爪内径千分尺作为高精度内孔测量工具(精度通常 0.01mm,部分达 0.001mm),其测量准确性和使用寿命完全依赖规范的保养。保养核心围绕 “防损伤、防腐蚀、保精度”,需覆盖 “使用后清洁、日常存放、定期校准、故障预防” 四大维度,具体方法如下:
每次测量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洁量具,防止油污、铁屑、粉尘残留导致部件卡滞或腐蚀,步骤如下:
清洁测量爪(核心接触部件)
用干净的麂皮或无绒软布轻轻擦拭三个测量爪的尖端(避免用硬纸、钢丝球,防止划伤测量面),去除工件残留的铁屑、切削液或油污;
若爪尖沾有顽固油污(如防锈油、切削膏),用棉签蘸取少量无水酒精或专用量具清洁剂(不可用汽油、柴油等腐蚀性溶剂)轻轻擦拭,再用干布擦干,确保无溶剂残留。
重点检查爪尖是否有变形、崩缺:若发现爪尖有微小划痕,可用 10000 目以上细砂纸轻轻打磨(仅限硬质合金爪,红宝石爪不可打磨,需直接更换);若变形或崩缺,立即停止使用,送修更换。
清洁测微螺杆与调节部件
清洁表体与连接部位
存放不当是导致量具精度漂移、部件损坏的主要原因,需遵循 “防碰撞、控温湿、无外力压迫” 原则:
专用包装盒存放(必选)
控制存放环境温湿度
温度:保持10-30℃常温环境,远离热源(如机床散热口、暖气片)或冷源(空调出风口、冰箱),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量具金属部件热胀冷缩,破坏精度(如测微螺杆与螺母的配合间隙改变);
湿度:湿度需≤60%,避免在潮湿环境(如车间水槽旁、露天仓库)存放,可在包装盒内放入 1-2 包变色硅胶干燥剂(定期更换,受潮后及时替换),防止内部部件生锈(如螺杆、弹簧);
防尘:存放位置需远离粉尘源(如打磨车间、面粉厂),若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需在包装盒外再套一层密封塑料袋,防止粉尘从盒缝进入。
长期存放特殊处理(超过 1 个月不使用)
清洁后,在测量爪、测微螺杆表面涂抹薄薄一层专用防锈油(不可过多,避免污染后续测量工件);
转动微分筒,让测微螺杆收缩至 “半伸出” 状态(避免螺杆完全缩回导致螺母与螺杆长期贴合粘连);
每 3 个月取出量具,转动微分筒 10-20 次,检查螺杆是否顺畅、指针是否灵活,然后重新清洁、涂油后存放。
三抓内径千分尺的精度会随使用次数、环境变化逐渐漂移,需按 “使用频率” 定期校准,避免 “隐性精度损失” 导致测量错误:
校准周期(强制要求)
高频使用(每日使用≥4 小时):每月校准 1 次;
中频使用(每周使用 2-3 次):每 3 个月校准 1 次;
低频使用(每月使用≤1 次):每 6 个月校准 1 次;
若量具受到撞击(如摔落、测量爪撞击工件)、长期存放后重新使用,即使未到周期,也需立即校准。
校准方式与核心项目
校准后处理
多数量具故障由 “操作失误” 引发,日常使用需注意以下细节,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避免测量爪过载或撞击
禁止自行拆解或改装
避免接触腐蚀性物质
若在 “油污多、粉尘大、湿度高” 的场景(如机械加工车间、模具维修现场)使用,需增加以下保护措施:
使用前防护
使用后强化保养
通过以上保养措施,可有效延长三抓内径千分尺的使用寿命(正常保养下,优质量具可使用 5-8 年),并长期保持高精度测量能力。核心原则:“用后必清洁、存放必规范、定期必校准、操作必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