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电子式万能角度尺外观与机械结构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检查电子式万能角度尺的外观与机械结构,需遵循 “从外到内、从静态到动态” 的逻辑,覆盖 “外壳完整性→测量面精度→旋转轴功能→锁定与连接件可靠性” 四大核心模块,确保无物理损伤、机械功能正常,具体流程可分为 6 个步骤,每个步骤均有明确的检查内容和判断标准:
一、准备工作:确认检查环境与工具
在开始检查前,需搭建基础条件,避免环境干扰或工具缺失导致漏检:
二、步骤 1:检查外壳与外部组件(静态外观)
外壳是设备的 “保护屏障”,其完整性直接影响内部传感器(如光栅)和电路的安全,需逐项排查:
三、步骤 2:清洁测量面(为后续精度检查做准备)
测量面是与工件直接接触的核心部位,杂质(油污、铁屑)会掩盖损伤,需先彻底清洁:
四、步骤 3:检查测量面精度(核心功能面)
测量面的 “平面度、光洁度、边缘状态” 直接决定与工件的贴合精度,是机械结构检查的重点:
五、步骤 4:检查旋转轴功能(动态机械性能)
旋转轴是连接 “固定尺座” 与 “活动臂” 的核心部件,其顺滑度、同心度直接影响角度调节的准确性,需分 “静态间隙” 和 “动态顺滑度” 两部分检查:
六、步骤 5:检查锁定机构功能(可靠性验证)
锁定机构(如锁紧螺钉、锁定按键)的作用是 “固定活动臂角度”,避免测量时角度偏移,需通过 “锁定 - 解锁” 循环测试:
七、步骤 6:检查辅助连接件(细节补充)
部分角度尺配备可拆卸辅助部件(如加长测量爪、微型测量头),需确认其连接可靠性:
八、判断标准与异常处理
完成所有步骤后,按 “关键缺陷” 和 “非关键缺陷” 判断是否合格:
缺陷类型 | 合格标准 | 异常处理方式 |
---|---|---|
关键缺陷(影响精度) | 测量面无划痕 / 凹陷、旋转轴无间隙、锁定有效 | 立即停止使用,联系厂家维修(如更换测量面、轴承) |
非关键缺陷(不影响精度) | 外壳轻微划痕、铭牌模糊、按键反馈略弱 | 可继续使用,但需记录缺陷(如铭牌模糊需标注型号) |
通过以上 6 个步骤,可系统性排查电子式万能角度尺的外观与机械结构问题,确保无 “影响测量精度的物理损伤”,为后续电子功能测试和精度验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