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千分尺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校准千分尺需遵循 “先自检后专业校准” 的逻辑,日常使用前可做简易自检(用校准块),而法定计量校准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执行,核心步骤围绕 “零位校准” 和 “精度核验” 展开,确保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千分尺的校准分为用户日常自检(快速判断是否可用)和专业计量校准(出具法定合格证书),前者可自行操作,后者需由 CNAS 等认证机构完成,步骤差异较大。
一、用户日常自检步骤(以 “外径千分尺” 为例,最常用场景)
日常使用前(如车间开工前)的简易校准,主要验证 “零位是否偏移” 和 “基本精度是否达标”,需准备对应量程的标准校准块(如 0-25mm 千分尺配 20mm 校准块)、清洁布和镊子(避免手汗污染校准块)。
1. 前期准备(2 步)
2. 零位校准(针对 0-25mm 基础量程千分尺)
零位是千分尺的 “基准线”,若零位偏移,所有测量数据都会出错,步骤如下:
3. 精度核验(用标准校准块验证)
零位正常不代表全量程精度达标,需用校准块验证中间量程的精度:
二、专业计量校准步骤(由认证机构执行)
若千分尺用于关键场景(如航天部件测量、产品出厂检测),需出具法定校准证书,专业机构会按《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执行以下步骤,流程更严谨:
| 校准环节 | 具体操作内容 | 核心目的 |
|---|---|---|
| 1. 外观检查 | 检查千分尺的刻度是否清晰、测头是否有磨损 / 锈蚀、框架是否变形、微分筒转动是否顺畅。 | 排除因外观缺陷导致的测量误差 |
| 2. 尺寸校准 | 用多组标准校准块(覆盖千分尺全量程,如 0-25mm 千分尺需测 0mm、10mm、20mm、25mm)逐一核验,记录每组偏差。 | 验证全量程精度是否达标 |
| 3. 平行度校准 | 用平行平晶(高精度平面量具)检测两个测头的端面是否平行,若不平行会导致测量值偏小。 | 确保测头与被测工件贴合良好 |
| 4. 示值误差计算 | 根据所有校准点的偏差,计算千分尺的 “最大示值误差”,判断是否在规程允许范围内。 | 出具合格 / 不合格结论 |
| 5. 出具证书 | 若校准合格,出具包含 “校准日期、有效期、示值误差、校准员签字” 的校准证书;不合格则给出维修建议。 | 提供法定精度证明 |
三、校准后注意事项
上一条:千分尺的计量校准周期是多久
下一条:如何判断千分尺的零位是否偏移





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