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游标卡尺测量外尺寸(如长度、宽度、厚度、外径等)的步骤与钢制游标卡尺一致,但需结合铜材特性(如量爪硬度较低,避免用力夹持硬料)注意操作细节,具体步骤可分为 “准备 - 校准 - 测量 - 读数 - 收尾” 5 个阶段,确保测量精度和工具寿命:
检查铜游标卡尺完好性
清理测量部位
铜游标卡尺长期使用后可能因磨损出现零位偏差,测量前必须校准,步骤如下:
闭合外量爪:轻轻推动游标,使两个外量爪的测量面完全贴合(注意力度,铜量爪较软,避免用力挤压导致变形);
观察零刻度对齐情况:
若尺身的 “0” 刻度线与游标的 “0” 刻度线完全对齐,说明零位正常,可直接测量;
若存在偏差(如游标 “0” 刻度线偏左或偏右),需记录 “零误差”(例如:游标 “0” 刻度线在尺身 “0” 刻度线右侧 0.02mm,零误差为 + 0.02mm),后续读数需叠加该误差修正结果(最终测量值 = 读数 - 零误差,具体修正逻辑可参考游标卡尺零误差处理规则);
若偏差超过 0.05mm(铜卡尺常见精度),需停止使用,联系专业人员校准或更换工具。
确定测量位置:根据需求找到工件的被测外尺寸(如测圆柱外径需找直径最大处,测板材厚度需避开边缘毛刺区),标记测量点;
张开外量爪:用手推动游标,将外量爪张开至略大于工件被测尺寸的宽度,避免量爪直接碰撞工件;
平稳夹持工件:将工件放入两个外量爪之间,确保工件被测面与量爪测量面完全贴合(无缝隙、无倾斜),然后缓慢推动游标,直至量爪轻轻夹住工件(力度以 “工件不晃动、量爪无明显形变” 为宜 —— 铜量爪硬度低,用力过猛会导致量爪变形,永久影响精度);
锁死游标(可选):若工件需保持夹持状态读数(如大型工件),可轻轻拧紧游标上的制动螺钉,固定游标位置(注意不要拧太紧,避免尺身变形)。
铜游标卡尺读数 =尺身整数读数 + 游标小数读数,具体步骤如下(以精度 0.02mm 的铜游标卡尺为例):
读取尺身整数(及毫米后一位)
观察游标的 “0” 刻度线左侧对应的尺身刻度,取 “整数毫米 + 小于 1mm 的最大刻度”。
示例:游標 “0” 刻度线在尺身 “23mm” 与 “24mm” 之间,且更靠近 23mm,同时超过尺身 “23.5mm” 刻度线(部分尺身会标注 0.5mm 刻度),则尺身读数为 23.5mm。
读取游标小数(精确到 0.02mm)
观察游标上所有刻度线,找到 “与尺身某一刻度线完全对齐(或最对齐)” 的那条游标刻度线,记录该游标刻度线对应的数值,再乘以卡尺精度(0.02mm),即为游标小数读数。
示例:游标第 6 条刻度线与尺身某刻度线对齐,游标小数读数 = 6 × 0.02mm=0.12mm。
计算总读数
总读数 = 尺身读数 + 游标小数读数,若存在零误差需额外修正。
延续上述示例:总读数 = 23.5mm + 0.12mm=23.62mm;若此前零误差为 + 0.02mm,则最终测量值 = 23.62mm - 0.02mm=23.60mm。
松开工件与游标:先松开制动螺钉(若已锁死),再推动游标张开量爪,取出工件,避免拉扯工件导致量爪磨损;
清洁工具:再次用软布擦拭尺身、游标和量爪,去除测量时可能残留的工件碎屑或汗液(汗液中的盐分可能导致铜材缓慢氧化,影响寿命);
存放:将铜游标卡尺放入专用包装盒或工具袋中,避免与硬质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混放,防止尺身弯曲或量爪被撞击变形;长期不使用时,可在量爪测量面涂抹少量防锈油(铜虽不易生锈,但潮湿环境仍可能氧化)。
禁止用铜量爪夹持钢铁、硬质合金等硬料,会直接磨损量爪测量面,导致精度永久下降;
测量时避免 “敲打量爪” 或 “快速推动游标碰撞工件”,铜材抗冲击性差,易导致量爪或尺身变形;
若测量后发现量爪有轻微划痕,可用细砂纸(800 目以上)轻轻打磨,避免划痕扩大(钢制卡尺通常无需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