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显指示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数显指示表的精度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其示值误差、重复性等关键指标,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体系(如中国 GB 标准、国际 ISO 标准、德国 DIN 标准等),但核心逻辑是根据测量范围和允许的最大误差来界定等级。以下是常见的精度等级划分方式及细节:
一、中国国家标准(GB/T 1219-2008)的精度等级
中国对指示表(包括数显式)的精度等级划分以示值误差为核心指标,分为0 级和1 级,具体要求如下:
精度等级 | 测量范围(mm) | 示值误差(μm) | 重复性(μm) |
---|---|---|---|
0 级 | 0~10 | ≤±3 | ≤1 |
10~20 | ≤±4 | ≤1 | |
1 级 | 0~10 | ≤±5 | ≤2 |
10~20 | ≤±6 | ≤2 |
二、国际标准(ISO 3611:1998)的精度等级
国际标准对指示表的精度等级划分更细致,根据最大允许误差分为3 级,适用于量程≤100mm 的数显指示表:
精度等级 | 测量范围(mm) | 最大允许误差(μm) |
---|---|---|
0 级 | 0~10 | ≤±2 |
10~20 | ≤±3 | |
20~100 | ≤±(3 + 0.1L) * | |
1 级 | 0~10 | ≤±4 |
10~20 | ≤±5 | |
20~100 | ≤±(5 + 0.1L) | |
2 级 | 0~10 | ≤±8 |
10~20 | ≤±10 | |
20~100 | ≤±(10 + 0.1L) |
* 注:L 为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单位:mm),例如 20~100mm 范围内,0 级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3 + 0.1×100)=±13μm。
三、精度等级的核心影响因素
四、精度等级的选择原则
总结
数显指示表的精度等级是衡量其测量可靠性的核心指标,不同标准的等级划分虽有差异,但均以 “示值误差” 和 “量程” 为核心参数。使用时需根据测量任务的精度要求,结合标准体系选择合适等级,并定期校准以维持其精度。
上一条:数显指示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