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百分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内径百分表的精度等级主要依据其示值误差和重复性误差来划分,核心是反映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范围,是衡量其测量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不同标准(如国际标准 ISO、中国标准 GB 等)对精度等级的划分略有差异,以下以我国机械行业常用标准为例,详细说明其精度等级划分:
一、精度等级的核心指标
内径百分表的精度主要由两部分决定:
二、常见精度等级划分(按示值误差)
根据我国《内径百分表》相关标准(如 JB/T 10013-2010),内径百分表的精度等级通常分为0 级和1 级,具体划分如下:
精度等级 | 测量范围(mm) | 示值误差(mm) | 重复性误差(mm) |
---|---|---|---|
0 级 | 6~100 | ≤±0.005 | ≤0.002 |
0 级 | 100~450 | ≤±0.010 | ≤0.003 |
1 级 | 6~100 | ≤±0.010 | ≤0.003 |
1 级 | 100~450 | ≤±0.015 | ≤0.005 |
三、精度等级的应用场景
四、注意事项
总之,内径百分表的精度等级是其测量可靠性的重要标志,选择时需根据被测工件的公差要求匹配相应等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上一条:内径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下一条:内径百分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