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显高度计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数显高度计的精度等级划分主要依据其测量误差范围、适用场景及国际 / 国内标准,不同精度等级对应不同的误差允许值和应用领域。以下是具体的划分方式和相关说明:
一、精度等级的核心指标
精度等级的划分主要基于最大允许误差(MPE),即仪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测量时,允许出现的最大偏差。该误差通常包含示值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和重复性误差(多次测量同一对象的波动范围)。
二、常见精度等级划分(按误差范围)
根据国际标准(如 ISO)和国内行业规范,数显高度计的精度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普通精度级(C 级)
2. 精密级(B 级)
3. 高精度级(A 级)
4. 超高精度级(AA 级,特殊定制)
三、精度等级与量程的关系
精度等级并非完全固定,通常量程越大,同一精度等级的允许误差也会略有增加。例如:
四、国际与国内标准参考
五、如何判断数显高度计的精度等级?
总结
数显高度计的精度等级通过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误差划分,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级(C 级)、精密级(B 级)、高精度级(A 级)和超高精度级(AA 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时需结合测量需求(如精度要求、量程范围)和使用环境,同时定期校准以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上一条:数显高度计的校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