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显高度计是一种用于精确测量物体高度、厚度等尺寸的精密仪器,其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定期校对至关重要。以下是数显高度计常见的校对方式,涵盖不同精度要求和场景:
利用经过计量认证的标准块规(量块)进行校对,适用于大多数日常校准需求。
准备工作
校对步骤
将高度计调零:将测头轻轻接触底座表面,按下 “置零” 键,确保初始值为 0。
放置块规:将选定的标准块规(根据测量范围选择合适尺寸,如 10mm、20mm、50mm 等)平稳放在底座上,避免倾斜。
测量块规:缓慢降下测头,使其与块规上表面接触(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变形或损坏),读取数显值。
误差判断:对比数显值与块规实际值,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如 ±0.001mm),则校准合格;若超出范围,需进行调整。
当没有标准块规时,可使用已校准的百分表或千分表作为参考,比对数显高度计的测量值。
安装固定:将数显高度计和参考表(百分表 / 千分表)固定在同一支架上,确保两者测头能同时接触同一测量对象(如平整的金属板或量块)。
同步测量:将测头接触测量对象,分别读取数显高度计和参考表的数值,多次测量不同位置,计算两者差值。
校准调整:若差值稳定且超出允许范围,需根据参考表数值调整数显高度计的零点或修正参数。
数显高度计的测量精度依赖于底座的平面度和测头的垂直度,需定期检查:
底座平面度校对
测头垂直度校对
部分高精度数显高度计具备电子修正功能,可通过内置程序或外部软件进行校准:
进入校准模式:按说明书操作进入仪器的校准菜单(通常需要密码或特定按键组合)。
输入标准值:根据提示放置标准块规,测量后输入块规的实际标准值,仪器会自动计算并存储修正系数。
多点校准:为提高精度,可进行多点校准(如 3-5 个不同尺寸的块规),仪器会拟合修正曲线,覆盖整个测量范围。
对于用于精密加工、质检等关键场景的数显高度计,需定期送国家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强制检定,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环境要求:校对需在温度稳定、无振动、无磁场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阳光直射或热源影响(金属热胀冷缩会导致测量误差)。
操作规范:测头与测量对象接触时应轻缓,避免冲击力;每次测量前需预热仪器(尤其是电子数显设备),通常预热 10-30 分钟,确保电子元件稳定。
定期频率:日常使用的数显高度计建议每月校对 1 次;高精度测量场景(如微米级)建议每两周校对 1 次;长期未使用的仪器,启用前必须重新校准。
通过以上校对方式,可有效保证数显高度计的测量准确性,避免因仪器误差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测量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