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可测量物体的长度、外径、内径、深度等尺寸,正确使用和维护能确保测量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是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一、游标卡尺的结构(了解结构是正确使用的基础)

  • 主尺:带有刻度的固定尺,单位通常为毫米(mm),最小刻度 1mm。

  • 游标:可沿主尺滑动的刻度部分,根据精度不同,游标上的刻度格数有 10 格(精度 0.1mm)、20 格(0.05mm)、50 格(0.02mm)等。

  • 外测量爪:用于测量外径、长度、厚度等外部尺寸(主尺一侧的下爪)。

  • 内测量爪:用于测量孔径、槽宽等内部尺寸(主尺一侧的上爪)。

  • 深度尺:主尺末端的细长尺,用于测量孔深、槽深。

  • 锁紧螺钉:位于游标上,用于固定游标位置,方便读数。

二、使用方法(分步骤详解)

(一)测量前的准备

  1. 检查工具状态

    • 观察主尺与游标是否对齐顺畅,滑动时有无卡顿;

    • 检查测量爪(内、外)和深度尺的测量面是否平整、无磨损、无毛刺,避免因爪面问题导致误差;

    • 清洁测量爪和被测物体表面,去除油污、灰尘或杂质。

  2. 归零校准

    • 推动游标,使两外测量爪的测量面紧密贴合(无间隙),此时游标零刻度线应与主尺零刻度线对齐;

    • 若存在偏差(零误差),需记录偏差值,测量后进行修正(如游标零刻度在主尺零刻度右侧,偏差为 “+”,测量值需减去偏差;反之则为 “-”,测量值需加上偏差)。

(二)不同测量功能的操作

1. 外测量(测长度、外径、厚度等)
  • 放置方法
    使两外测量爪的平面部分完全贴合被测物体表面,确保爪面与被测表面垂直(避免倾斜),轻轻贴合至有轻微阻力即可(勿用力挤压);

  • 固定与读数:旋紧锁紧螺钉,读取数值。

2. 内测量(测孔径、槽宽等)
  • 放置方法
    将内测量爪伸入被测内部,张开至与内壁均匀贴合(找到直径或最宽处,可通过转动游标找到最大读数位置),力度以 “轻撑” 内壁为宜(避免过度撑开导致形变);

  • 注意:部分卡尺内爪读数需加爪厚(通常 10mm,以说明书为准),确认刻度是否已包含。

3. 深度测量(测孔深、槽深等)
  • 放置方法
    将深度尺的尖端垂直放入被测孔 / 槽底部,主尺的端面紧贴被测物体的表面(确保深度尺与底面垂直,不倾斜);

  • 读数:推动游标至与主尺端面对齐,锁紧后读数。

(三)读数方法(关键步骤)

  1. 读主尺整数:找到游标零刻度线左侧最近的主尺刻度,该数值为整数部分(单位 mm)。

  2. 读游标小数:在游标上找到与主尺刻度对齐的刻度线,该刻度线的格数 × 精度(如 0.02mm)即为小数部分。

  3. 总和:整数部分 + 小数部分 = 测量值。

    • 示例:主尺对齐 23mm,游标第 5 格与主尺对齐,精度 0.02mm,则测量值 = 23 + 5×0.02=23.10mm。

三、注意事项(避免误差和损坏工具)

(一)操作规范

  1. 禁止超量程使用:测量尺寸不可超过卡尺的最大量程(如 0-150mm 卡尺不可测 160mm 物体),否则会损坏游标滑轨。

  2. 力度适中:无论内、外测量,均需 “轻贴合”,避免用力挤压或撑开,防止测量爪形变或被测物体变形(尤其软质材料如塑料、薄片)。

  3. 保持垂直:测量时爪面或深度尺需与被测表面垂直,避免倾斜导致 “斜线测量”(如测直径时倾斜会读成弦长,结果偏小)。

  4. 远离磁场和热源:卡尺为金属制品,靠近强磁场会吸附铁屑影响滑动;靠近高温物体(如刚加工的零件)会导致热胀冷缩,影响精度。

(二)维护保养

  1. 用完即清洁:测量后用干净软布擦拭测量爪和主尺,去除油污和金属碎屑,防止锈蚀。

  2. 妥善存放:放入专用包装盒,避免与其他工具碰撞;长期不用时可涂抹少量防锈油,保持滑轨润滑。

  3. 禁止当工具使用:不可用测量爪撬动物体、拧紧螺丝或做其他非测量用途,以免磨损爪面或弯曲主尺。

  4. 定期校准:长期使用后需送专业机构校准,确保精度(尤其用于精密测量时)。

(三)特殊场景注意

  • 测量异形件:如弧形、斜面物体,需找到 “最大尺寸位置”(如测圆管外径时转动物体找最大读数)。

  • 测量易变形件:如薄玻璃、纸张,需用最小力度贴合,必要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读数时视线垂直:读取刻度时视线与刻度线保持垂直,避免斜视导致的视觉误差。


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游标卡尺可实现 0.02mm 级的测量精度,满足大多数机械加工、质检、实验等场景的需求。新手需通过练习熟悉手感(如 “适度贴合” 的力度)和读数逻辑,逐步减少操作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