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用于测量孔径、槽宽、内台阶等内部尺寸,其放置方式对测量精度影响极大,需严格遵循 “贴合、垂直、对中” 的原则,具体操作如下:

一、放置前的准备

  1. 确认内爪状态:检查内测量爪的测量面是否平整、无磨损,避免因爪面变形导致接触不良。

  2. 清洁被测部位:清除被测孔或槽内的油污、毛刺或杂质,防止影响内爪与内壁的贴合。

二、具体放置步骤

  1. 调整内爪间距
    推动游标,使两内测量爪张开至略小于被测内部尺寸(如孔径),避免放入时刮蹭孔壁或槽壁,防止损伤爪面或被测物体。

  2. 伸入被测内部
    将内测量爪缓慢伸入被测孔、槽内,确保爪体与孔 / 槽的轴线平行,避免倾斜碰撞内壁(尤其对精密零件,防止划伤表面)。

  3. 找正测量位置

    • 测量孔径:内爪需放置在孔的直径方向(即通过圆心的直线上),而非弦长方向。可通过以下方式确认:缓慢转动游标,观察读数变化,当读数达到最大值时,内爪即处于直径位置(此时为真实孔径)。

    • 测量槽宽:内爪需与槽的两侧壁平行,且放置在槽宽的最宽处(避免靠近槽口或底部的倾斜面)。

  4. 贴合内壁的力度控制
    轻轻推动游标,使两内爪的测量面与被测内壁均匀贴合,感受到轻微的 “撑紧感” 即可(类似用手指轻撑容器内壁的力度)。

    • 禁止过度用力:过度撑开内爪会导致爪体变形,或使被测件(如薄壁零件)产生弹性形变,导致读数偏大。

    • 避免贴合过松:内爪与内壁间隙过大,易滑动,读数会偏小且不稳定。

  5. 确保垂直与对中

    • 内爪的测量面需与被测内壁完全垂直(如测量圆孔时,爪面需与孔的径向垂直),避免倾斜导致 “点接触” 而非 “面接触”。

    • 对于盲孔或深槽,内爪需放置在被测深度的 “同一平面”,避免因深度不同导致的尺寸偏差(如测量阶梯孔的内径时,需对准台阶面所在的深度)。

  6. 固定与读数
    确认贴合无误后,旋紧锁紧螺钉,缓慢将内爪从被测内部取出(避免拖动刮蹭),再读取数值。

    • 注意:部分游标卡尺的内测量爪读数需加上爪本身的厚度(通常为 10mm,具体以说明书为准),需提前确认是否包含在刻度中。

三、常见错误及后果

  • 未对中直径方向:测量圆孔时,内爪在弦长位置,读数小于实际孔径。

  • 倾斜放置:内爪与内壁呈角度接触,测量面贴合面积小,读数不稳定且偏小。

  • 用力过度:内爪形变或被测件(如薄管)被撑大,读数偏大。

  • 靠近孔口 / 槽口:孔口可能有倒角或毛刺,导致内爪未接触到真实内壁,读数失真。

四、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 测量浅孔或窄槽:内爪需尽量深入,避免仅接触孔口边缘,可轻晃内爪找到最稳定的贴合点。

  • 测量异形内尺寸(如方孔、多边形孔):需在不同方向多次测量,取最大值(如方孔的对边距)。

  • 测量精密内表面:可在测量爪上涂抹少量机油,减少摩擦损伤,同时确保贴合更紧密。


通过规范放置内测量爪,可有效避免 “欠量” 或 “过量” 误差,新手需通过多次练习,感受 “均匀贴合” 的力度和 “对中直径” 的读数变化规律,逐步提高操作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