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尺测量结果不准确若怀疑是校准问题导致,需按规范流程进行校准,不同类型(机械游标式、数显式)的校准步骤略有差异,但核心是通过基准器具(如量块、校准平板)验证并修正零位、示值误差等关键参数。以下是详细校准方法:

一、校准前准备

  1. 环境要求

    • 环境温度:(20±5)℃,温度波动≤1℃/h(高精度校准需≤0.5℃/h)。

    • 湿度:45%~75%,避免灰尘、振动(附近无冲压设备、机床等)。

    • 放置时间:高度尺、校准用基准器具(量块、平板)需在该环境中放置≥4h(数显式需≥2h),确保温度稳定。

  2. 基准器具准备

    • 测量平板:平面度误差≤被测高度尺精度的 1/3(如 0.02mm 精度高度尺,平板平面度≤0.006mm)。

    • 量块:选用 1 级或 00 级量块,量程覆盖高度尺测量范围(如 0~300mm 高度尺,需准备 0、10、50、100、200、300mm 等量块),使用前用无水乙醇清洁。

    • 辅助工具:杠杆百分表(精度 0.01mm)、刀口尺、水平仪(精度 0.02mm/m)、清洁布、无水乙醇。

二、机械游标式 / 数显式高度尺通用校准步骤

1. 外观与功能检查

  • 检查底座、测量爪是否有裂纹、变形,刻度线(机械)或显示屏(数显)是否清晰,无油污、锈蚀。

  • 机械款:推动游标滑动,应顺畅无卡顿,锁紧装置锁紧后游标无松动;数显款:按键灵敏,清零、单位切换功能正常,显示屏无乱码。

2. 底座平面度校准

  • 将底座放置在测量平板上,用杠杆百分表吸在高度尺测量爪上,使测头与底座工作面接触。

  • 缓慢移动底座(或转动百分表),在底座工作面不同位置测量,记录百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差,该差值需≤高度尺精度的 1/2(如 0.02mm 精度,平面度≤0.01mm)。

  • 若超差:轻微变形可通过研磨修复,严重则需更换底座。

3. 测量爪垂直度校准(与底座工作面)

  • 将高度尺固定在平板上,测量爪降至最低(接近底座),杠杆百分表测头与测量爪侧面(垂直于底座的面)接触。

  • 缓慢提升测量爪(行程≥100mm),记录百分表读数变化,最大偏差需≤0.02mm/100mm(即每 100mm 高度,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0.02mm)。

  • 若超差:松开测量爪固定螺丝,微调位置后重新锁紧,重复测量直至合格;若因变形无法调整,需更换测量爪。

4. 零位校准(核心步骤)

  • 目的:确保测量爪与底座工作面贴合时,读数为 “0”。

  • 操作:

    • 清洁底座和测量爪工作面,将高度尺放置在平板上,确保平稳无晃动。

    • 缓慢降下测量爪,使其与底座工作面轻轻贴合(机械款:手感轻微阻力;数显款:避免用力按压)。

    • 机械款:观察游标零刻度线是否与尺身零刻度线对齐,偏差需≤0.01mm(若超差,松动游标固定螺丝微调后锁紧)。

    • 数显款:按 “清零” 键,确保显示屏显示 “0.00mm”,若存在固定偏差(如显示 0.02mm),可通过校准菜单中的 “零位补偿” 功能修正(具体按说明书操作)。

5. 示值误差校准(关键精度验证)

  • 方法:用不同规格的量块作为基准,对比高度尺测量值与量块实际值的偏差。

  • 步骤:

    1. 选取覆盖高度尺量程的量块(如 0~300mm 选 0、50、100、200、300mm),清洁量块后放置在平板上,与高度尺底座相邻。

    2. 将测量爪升至略高于量块的高度,移动高度尺,使测量爪对准量块上表面中心位置,缓慢降下测量爪,轻轻接触量块(避免挤压)。

    3. 机械款:读取尺身与游标刻度值;数显款:读取显示屏数值,记录测量值。

    4. 计算 “测量值 - 量块实际值”,即为该点示值误差,所有点误差需≤高度尺精度(如 0.02mm 精度,误差需在 ±0.02mm 内)。

  • 示例:用 100mm 量块测量,高度尺显示 100.03mm,误差 + 0.03mm,超差需调整。

6. 数显式高度尺额外校准:线性误差修正

  • 若示值误差超差,数显款可通过 “线性校准” 功能修正(机械款需返厂调整尺身刻度):

    1. 按说明书进入校准模式,选择 “线性校准”,输入 2~3 个标准量块值(如 50mm、200mm)。

    2. 分别测量对应量块,设备自动记录实际测量值,计算修正系数并保存(部分高端数显款支持多点拟合修正,精度更高)。

三、校准后验证

  • 校准完成后,重新用 1~2 个未参与校准的量块(如 75mm、150mm)进行复测,确认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 机械款:再次检查零位是否对齐,滑动游标确认读数稳定;数显款:重启设备,验证清零和测量功能是否正常。

四、注意事项

  • 校准工具(量块、百分表)需在有效期内,且精度高于被校高度尺(如校准 0.02mm 高度尺,用量块需≤0.001mm 误差)。

  • 操作时戴手套,避免手汗污染量块和高度尺工作面,影响测量精度。

  • 若校准中发现严重变形(如导轨弯曲、测量爪断裂),或多次调整后仍超差,应判定为不合格,停止使用并维修 / 报废。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排查并修正因校准问题导致的测量不准确,确保高度尺满足使用精度要求。校准后需填写《校准记录》,记录校准日期、环境条件、误差数据及调整结果,以备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