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尺的测杆是核心测量部件,其直线度直接影响测量精度。若测杆出现轻微弯曲,可尝试通过专业方法校正;但严重弯曲(如肉眼可见的明显变形、弯曲量超过 0.1mm/m)建议直接更换,避免校正后因内部应力残留导致二次变形,反而影响精度。以下是轻微弯曲的校正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校正前的准备

1. 确认弯曲程度与位置

  • 工具:平板(精度≥0 级,平面度≤0.01mm/1000mm)、百分表及表架、V 型铁(用于支撑测杆)、塞尺。

  • 检测方法

    • 将测杆水平放置在 V 型铁上(两端支撑,支点间距约为测杆长度的 2/3),百分表测头与测杆中间位置接触,缓慢转动测杆,观察百分表指针摆动幅度,摆动最大值即为弯曲量(通常允许弯曲量≤0.03mm/1000mm)。

    • 标记弯曲方向(如 “向上凸”“向左偏”),确定最高点(弯曲最严重的位置)。

2. 准备校正工具

  • 软质校正工具:铜锤(或橡皮锤,避免敲击时损伤测杆表面)、硬质木块(垫在测杆上,防止直接敲击导致凹陷)。

  • 辅助固定工具:台虎钳(钳口需包裹软布,防止夹伤测杆)、等高块(用于支撑测杆两端,保持水平)。

二、校正步骤(以 “向上凸” 轻微弯曲为例)

  1. 固定测杆

    • 将测杆弯曲的最高点朝上,两端用等高块支撑在平板上,确保测杆仅在弯曲点悬空(避免校正时受力不均)。

    • 若测杆与基座连接(非可拆卸式),需将基座固定在台虎钳上,确保测杆水平且弯曲点处于自由状态。

  2. 施加反向校正力

    • 在弯曲最高点的正上方垫一块硬质木块(厚度 5-10mm,面积略大于测杆截面),避免铜锤直接敲击测杆表面(防止留下凹痕)。

    • 用铜锤轻轻敲击木块,力度由小到大(首次敲击力以 “能使百分表指针微动” 为宜),每敲击 1-2 次后,用百分表重新测量弯曲量,观察变化。

  3. 逐步微调,避免过度校正

    • 校正过程中,需反复用百分表监测弯曲量:若弯曲量从 0.05mm 降至 0.02mm(接近允许值),应停止敲击,防止反向弯曲(即 “向上凸” 变成 “向下凹”)。

    • 若测杆存在 “侧弯”(水平方向弯曲),需将测杆侧放,用同样方法在侧弯的反向施加力,校正后需同时检查直线度和与基座的垂直度(可用直角尺辅助检测)。

  4. 验证校正效果

    • 校正后,重新用百分表检测测杆全长的直线度,确保任意 100mm 长度内弯曲量≤0.01mm,全长弯曲量≤0.03mm(具体按深度尺精度等级,如 0 级精度要求更高)。

    • 组装后,用标准量块核查测量精度:选取 3-5 个校准点(如 10mm、50mm、100mm),测量值与量块标准值的偏差需≤0.01mm(游标式)或 0.005mm(数显式),否则需重新微调。

三、注意事项(核心!)

  1. 禁止 “暴力校正”:测杆材质多为高碳钢(如 65Mn)或不锈钢,硬度较高但脆性较大,过度敲击会导致测杆断裂或内部裂纹(肉眼难察觉,但会在后续使用中突然断裂)。

  2. 非专业人员慎行:若缺乏精密校正经验,建议送专业计量机构处理 —— 专业机构会使用压力机(带数显压力控制)或光学准直仪辅助校正,精度更可控。

  3. 校正后维护:校正后的测杆需清洁表面,涂抹薄层防锈油,存放时避免测杆受压(如不将重物压在测杆上),使用时避免测杆撞击工件(如测量盲孔时用力过猛)。

总结

轻微弯曲的测杆可通过 “检测 - 定位 - 轻敲 - 验证” 的步骤校正,但需以 “小力度、多次调整” 为原则,且必须验证最终精度;严重弯曲或校正后精度不达标时,应直接更换测杆,避免因 “勉强使用” 导致测量数据失真(如加工零件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