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尺是精密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与使用规范密切相关。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测量准确性、避免设备损坏:

一、使用前的准备与检查

  1. 环境适应

    • 避免在温度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直接使用(如从空调房取出后立即测量高温工件),需将深度尺与测量环境等温 30 分钟以上,减少热胀冷缩导致的误差。

    • 远离强磁场(如电焊机、电磁吸盘)和腐蚀性气体(如酸碱车间),防止数显深度尺电路受干扰或金属部件被腐蚀。

  2. 设备状态检查

    • 检查外观:测杆是否弯曲、基座测量面是否平整(无划痕、锈蚀),刻度是否清晰(无油污、磨损)。

    • 滑动性能:推动测杆时应顺畅无卡顿,数显深度尺需检查按键是否灵敏、读数是否稳定(无跳数)。

    • 零位校准:将测杆收回,使测杆端面与基座测量面贴合,确认游标零刻度线与主尺零刻度线对齐(游标式),或数显屏显示 “0.00mm”(数显式),若偏差超过 0.01mm,需先调整或校准。

二、测量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1. 工件与设备清洁

    • 测量前需清除工件被测面的毛刺、油污、粉尘,避免杂质导致测量面贴合不良(如毛刺会使测杆 “架空”,导致读数偏小)。

    • 用干净软布(如麂皮)擦拭测杆和基座测量面,禁止用砂纸或硬布打磨,防止划伤接触面。

  2. 正确的测量姿势

    • 基座放置:确保基座测量面与工件基准面(如孔的端面、槽的底面)完全贴合,避免倾斜(倾斜会导致测量值偏大,误差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测杆操作:缓慢推动测杆,使其端面与被测深度的底面轻轻接触,避免用力按压(可能导致测杆弯曲或工件变形,尤其对薄壁件)。

    • 读数姿势:游标式深度尺需平视刻度线,避免斜视造成视差误差;数显式需确认读数稳定后再记录(避免测杆未完全到位时误读)。

  3. 避免测量禁忌

    • 禁止测量旋转中的工件(如车床加工中的零件),防止测杆被卷入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受伤。

    • 不测量高温工件(温度>60℃),高温会导致测杆热膨胀,同时可能烫伤手部或损坏数显屏。

    • 测杆不得作为 “撬棍” 或 “工具” 使用(如撬动零件、清理碎屑),防止弯曲或断裂。

三、使用后的维护与存放

  1. 即时清洁与保养

    • 测量完成后,再次清洁测杆和基座,若接触过切削液或油污,需用酒精擦拭后晾干,防止残留液体腐蚀金属。

    • 对游标式深度尺的滑轨和刻度面,可涂抹少量专用防锈油(如钟表油),但需避免油过多污染刻度(影响读数);数显深度尺需避免油液渗入电路接口。

  2. 正确存放

    • 存放于专用包装盒或干燥、通风的工具箱内,避免与其他工具(如扳手、锤子)混放,防止碰撞。

    • 长期存放时,需将测杆拉出 5-10mm(避免测杆与基座长期贴合导致接触面氧化),数显深度尺需取出电池,防止漏液损坏电路。

    • 禁止在潮湿环境(如靠近水源的工作台)或阳光直射处存放,防止基座变形、刻度褪色。

四、特殊情况处理

  • 若测量过程中测杆卡顿,切勿强行推拉,应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滑轨,可用压缩空气吹净后再试,仍故障需送修。

  • 不慎跌落或碰撞后,需立即停止使用,通过标准量块核查精度(如测量 0.5mm、10mm 量块,偏差超过 0.02mm 时需校准)。

  • 数显深度尺若出现读数乱码,先检查电池电量(更换新电池),无效则可能是电路故障,需联系专业维修。

总结

深度尺的核心注意事项可概括为:“用前检查、清洁到位、操作规范、用后保养”。严格遵循这些规范,既能保证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常≤0.03mm),也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优质深度尺正常使用可超过 5 年)。对于高精度场景(如模具深度测量),建议每次使用前用标准量块进行简易核查,确保数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