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的校准需依据国家计量规范(如 JJG 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 执行,核心是通过 “标准器具” 与千分尺测量值对比,修正误差。不同校准项目(如示值误差、平行度、测量力)需搭配专用工具,整体可分为 “核心标准器具”“辅助测量工具” 和 “环境控制工具” 三类,具体如下:

一、核心标准器具:校准精度的基准来源

这类工具是千分尺校准的 “标尺”,需经更高等级计量检定合格(如 0 级、1 级),确保自身精度远高于被校准千分尺(通常精度是千分尺的 3-5 倍),主要包括:

1. 标准量块(最核心)

用于校准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即千分尺读数与实际尺寸的偏差),是所有千分尺(包括双圆头、单圆头)校准的基础工具。

  • 类型选择

    • 通常选用 “矩形量块”(如 GB/T 6093 标准),材质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耐磨性强,尺寸稳定性高);

    • 精度等级:校准 0.001mm 精度的千分尺,需用0 级或 1 级量块(0 级量块的尺寸偏差≤±0.0001mm,远高于千分尺精度);

  • 规格搭配:需覆盖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如 0-25mm 千分尺,搭配 1mm、5mm、10mm、15mm、20mm、25mm 等规格,确保 “全量程校准”,避免局部误差遗漏);

  • 使用场景:将量块置于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读取千分尺读数,对比 “读数 - 量块实际尺寸”,若偏差超 0.001mm,需调整千分尺(如拧动校准螺丝)。

2. 标准线材(针对双圆头千分尺)

双圆头千分尺的核心应用是测量线材 / 丝材,需用标准线材校准其 “曲面接触场景下的示值精度”,补充标准量块的平面接触校准缺陷。

  • 关键参数

    • 材质:与被测量工件一致(如测铜丝用铜标准线材,测钢丝用钢标准线材,避免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误差);

    • 精度:直径偏差≤±0.0005mm,圆度≤0.0003mm;

  • 使用场景:将标准线材置于双圆头之间,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与线材标准直径对比,验证双圆头同轴度、球面度是否正常(若偏差大,需修正圆头位置或更换圆头)。

3. 千分尺校准器(便捷式校准工具)

适用于现场快速校准(如车间生产线),可替代标准量块实现 “一键式示值校准”,效率更高。

  • 工作原理:内置高精度 “位移传感器”(精度≤0.0001mm)和 “标准砧座”,千分尺测量校准器的标准尺寸后,校准器直接显示 “千分尺示值误差”;

  • 优势:无需频繁更换量块,适合批量千分尺校准(如工厂多台千分尺同步校准),但精度略低于 0 级量块,通常用于 “日常核查”,定期仍需用标准量块做精准校准。

二、辅助测量工具:校准细节偏差的检测

这类工具用于校准千分尺的 “结构偏差”(如平行度、同轴度、球面度),确保机械结构符合精度要求,主要包括:

1. 工具显微镜(或测量显微镜)

用于检测双圆头的尺寸、球面度及同轴度,是双圆头千分尺特有的校准工具。

  • 功能

    • 放大倍数 20-100 倍,可清晰观察双圆头的球面形态(如是否磨损成 “扁球形”);

    • 测量圆头直径(确保两个圆头直径一致,偏差≤0.0005mm);

    • 检测双圆头轴线是否同轴(通过十字线对准圆头中心,判断偏移量);

  • 使用场景:若双圆头磨损或尺寸不一致,需先用工具显微镜确认偏差,再决定是否更换圆头或调整位置。

2. 平行度检查仪(或平面平晶)

用于校准千分尺测砧与测微螺杆的平行度(单圆头千分尺测砧为平面,双圆头测砧为圆头,需搭配专用附件)。

  • 平面平晶(针对单圆头):利用 “光学干涉条纹” 检测测砧平面与平晶的贴合度,若干涉条纹均匀,说明平行度合格(偏差≤0.001mm/10mm);

  • 平行度检查仪(针对双圆头):内置 V 型架固定双圆头,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两个圆头的轴线是否与测量方向平行,避免 “斜向接触” 导致的误差。

3. 测力计(或拉力计)

用于校准千分尺的测量力(千分尺通常带恒力装置,如棘轮,标准测量力为 6N-8N)。

  • 类型:选用 “数显式测力计”,精度≤0.1N,量程 0-20N;

  • 使用场景:将测力计一端连接测砧,另一端连接测微螺杆,转动微分筒至恒力装置触发,读取测力计数值 —— 若力值超 6-8N,需调整恒力装置的弹簧力度(如拧紧 / 拧松弹簧螺丝)。

4. 杠杆表(或百分表)

用于校准千分尺测微螺杆的直线度(避免螺杆弯曲导致的位移偏差)。

  • 操作方式:将杠杆表固定在千分尺支架上,表头触测微螺杆侧面,缓慢转动螺杆,若杠杆表读数波动≤0.0005mm,说明螺杆直线度合格;若波动大,需更换螺杆或修正装配偏差。

三、环境控制工具:确保校准条件稳定

千分尺校准对环境温湿度、振动敏感(温度偏差会导致材料热变形,振动会影响读数稳定性),需搭配环境控制工具:

1. 恒温恒湿箱(或校准实验室)

  • 核心参数:温度控制在 20℃±2℃(千分尺校准标准温度),湿度控制在 40%-60%;

  • 作用:避免因温湿度波动导致标准量块(如钢质)与千分尺(钢质)、被测工件(如铜、塑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引入误差(如温度每偏差 1℃,钢质千分尺尺寸偏差约 11.5×10⁻⁶/℃)。

2. 防振台(或减震垫)

  • 适用场景:在车间等振动环境校准的,需将千分尺和标准器具放在防振台上(振动频率≤5Hz,振幅≤0.0001mm);

  • 作用:避免振动导致千分尺与标准器具的接触点位移,确保读数稳定(如振动会导致标准量块与测砧贴合不紧密,引入 “假误差”)。

总结:不同校准项目的工具搭配

校准项目核心工具辅助工具
示值误差(通用)0 级 / 1 级标准量块、千分尺校准器恒温恒湿箱、防振台
示值误差(双圆头)标准线材工具显微镜、V 型架
双圆头尺寸 / 球面度工具显微镜照明装置
测砧与螺杆平行度平面平晶(单圆头)、平行度检查仪(双圆头)杠杆表
测量力数显式测力计工装夹具(固定千分尺)
螺杆直线度杠杆表(或百分表)磁力表座

需注意:千分尺校准工具自身需定期 “溯源”(如 0 级量块需每 2 年送国家级计量机构检定),确保工具精度可靠;非专业人员切勿自行用普通工具(如直尺、普通卡尺)校准,否则会导致千分尺精度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