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圆头数显千分尺和双圆头数显千分尺的区别
单圆头数显千分尺与双圆头数显千分尺的核心区别在于测量端结构设计,这直接决定了它们的适用场景、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及操作方式。二者均基于数显技术实现高精度读数(通常精度 0.001mm),但针对不同测量需求做了差异化优化,具体区别可从以下维度展开:
一、核心区别:测量端结构与设计目的
测量端(又称 “测砧” 和 “测微螺杆头部”)是二者最本质的差异,直接决定了 “能测什么” 和 “怎么测”。
类型 | 测量端结构 | 设计核心目的 |
---|---|---|
单圆头数显千分尺 | 仅测微螺杆头部为圆头(球形 / 圆弧面),测砧为平面(或小平面) | 适配 “平面 + 曲面” 的测量场景,确保圆头与被测件曲面贴合,减少平面测砧对曲面的挤压变形 |
双圆头数显千分尺 | 测砧和测微螺杆头部均为圆头(两个球形 / 圆弧面,通常直径相同) | 适配 “曲面 + 曲面” 的测量场景,通过两个圆头与被测件的双曲面接触,避免单点接触的不稳定性 |
二、适用场景差异(关键区分点)
由于测量端结构不同,二者的应用场景几乎无重叠,选择时需优先匹配被测件的外形特征:
1. 单圆头数显千分尺:侧重 “平面 - 曲面” 测量
适用于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曲面的工件,或需避免平面对薄壁 / 软质曲面挤压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
2. 双圆头数显千分尺:侧重 “曲面 - 曲面” 测量
适用于两侧均为曲面的工件,或需通过双点接触保证测量稳定性的场景,典型应用包括:
三、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差异
虽然二者的数显系统精度一致,但测量端结构会导致 “接触方式” 不同,进而影响实际测量误差:
影响因素 | 单圆头数显千分尺 | 双圆头数显千分尺 |
---|---|---|
接触方式 | 平面(测砧)+ 点 / 小面(圆头)接触 | 双点 / 双小面接触 |
压力敏感性 | 平面测砧接触面积大,对软质材料(如橡胶、塑料)的挤压变形较小 | 双圆头接触面积小,若测量力控制不当,易对软质材料造成局部变形,导致误差 |
对准难度 | 平面测砧易与被测件平面贴合,对准难度低 | 需确保两个圆头同时与被测件曲面贴合(如线材需居中),对准偏差易导致 “测量值偏小” |
磨损影响 | 平面测砧磨损均匀,对精度影响小;圆头磨损后仅影响单点接触,需定期校准 | 两个圆头均可能磨损,若磨损程度不一致,会直接导致测量误差(如一侧圆头磨损,测量值偏大) |
四、操作与维护差异
1. 操作难度
2. 维护重点
五、总结:如何选择?
上一条:千分尺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下一条:双圆头数显千分尺适合测量哪些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