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双刀爪游标卡尺的数值,核心逻辑与常规游标卡尺一致(均基于 “主尺整数 + 游标尺小数” 的叠加原理),但需先明确双刀爪的测量对象(通常为内径、台阶间距等),再按以下 4 个步骤精准操作,避免读数误差:

一、读数前准备:确认关键参数

  1. 明确精度:先查看游标卡尺标注的精度(常见为 0.02mm、0.05mm),这是确定游标尺每格代表数值的关键 ——

    • 0.02mm 精度:主尺 1 格 = 1mm,游标尺 50 格 = 主尺 49mm,故游标尺 1 格 = 0.98mm,主尺与游标尺每格差值 = 0.02mm;

    • 0.05mm 精度:主尺 1 格 = 1mm,游标尺 20 格 = 主尺 19mm,故游标尺 1 格 = 0.95mm,差值 = 0.05mm。

  2. 校准零位:测量前轻推游标尺,使对应测量爪(内径爪 / 外径爪)完全贴合,观察主尺零刻度线与游标尺零刻度线是否对齐;若偏移,需记录 “零误差”(后续读数需加减修正,如零刻度线靠右,读数需减误差值)。

二、读数核心步骤(四步走)

步骤 1:读主尺整数(整数部分)

观察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对应的主尺刻度,取 “最接近且小于游标尺零刻度线” 的主尺整数,即为测量值的 “整数部分”。


  • 示例:游标尺零刻度线在主尺 “23mm” 与 “24mm” 之间,則主尺整数部分 = 23mm。

步骤 2:读游标尺小数(小数部分)

找到游标尺上与主尺刻度线完全对齐的那条刻度线,数出该对齐线距离游标尺零刻度线的 “格数”,再用 “格数 × 卡尺精度”,即为测量值的 “小数部分”。


  • 示例(0.02mm 精度):游标尺第 12 条刻度线与主尺某刻度对齐,則小数部分 = 12×0.02mm=0.24mm。

步骤 3:叠加整数与小数(总测量值)

将主尺整数部分与游标尺小数部分相加,得到最终测量值(若有零误差,需在此步骤修正)。


  • 延续上述示例:总测量值 = 23mm + 0.24mm = 23.24mm。

步骤 4:复核(避免视觉误差)

  • 视线需垂直于刻度面:斜着看会因 “视差” 导致读数偏大或偏小(尤其高精度测量时影响显著);

  • 确认对齐线:若有多条游标尺刻度线接近主尺对齐,需仔细辨别 “完全重合” 的那条(可借助放大镜辅助)。

三、双刀爪专属注意事项

双刀爪的核心作用是测量内径、凹槽宽度、台阶间距等 “内部尺寸”,读数时需额外注意:


  1. 测量时确保两个内爪完全卡紧被测件内壁(避免松动导致测量值偏小),但不可用力过猛(防止爪部变形或被测件损伤);

  2. 若测量的是 “深孔内径”,需确保卡尺测量杆与孔轴线平行,避免因倾斜导致读数偏大(此时读数会大于实际内径的 “弦长”,而非 “直径”)。

四、实例演示(0.02mm 精度)

假设用双刀爪测量某孔内径,观察到:


  1. 游标尺零刻度线在主尺 “15mm” 与 “16mm” 之间 → 主尺整数 = 15mm;

  2. 游标尺第 8 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完全对齐 → 小数部分 = 8×0.02mm=0.16mm;

  3. 零位校准无误差 → 总测量值 = 15mm + 0.16mm = 15.16mm。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双刀爪游标卡尺的读数精准性,尤其适用于机械加工、模具检测、零件装配等对内部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