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的校准周期并非固定数值,需根据使用频率、工作环境、精度等级及行业规范综合确定,目的是确保其测量精度始终符合要求。以下是常见的校准周期参考及影响因素:
日常频繁使用(每天使用≥4 小时)
偶尔使用(每周使用≤10 小时)
无论精度等级,建议每12 个月校准 1 次。
(使用频率低时,误差变化较慢,但仍需定期验证精度稳定性)
长期闲置(超过 6 个月未使用)
重新启用前必须进行校准,确认精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闲置可能导致部件锈蚀、润滑失效,影响测量准确性)
工作环境恶劣
测量对象特殊
行业规范要求
除固定周期外,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校准:
量具受到撞击、跌落或强力挤压(可能导致结构变形)。
测量数据与其他量具(如千分尺)结果偏差明显(超过允许误差)。
外观检查发现异常(如测量爪缺口、刻度模糊、尺身弯曲)。
游标卡尺的校准周期需 “因具制宜”:
常规使用、环境良好:3~12 个月(按精度和频率调整)。
恶劣环境、关键场景:1~3 个月,并增加不定期抽查。
遵循行业规范,结合自身使用情况制定周期,校准后需保留记录(如校准证书、误差数据),确保可追溯。
游标卡尺校准不合格有哪些具体表现?
怎样判断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是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