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径千分尺是用于测量内尺寸(如孔径、槽宽等)的精密量具,精度通常可达 0.01mm,使用时需遵循规范步骤以保证测量准确性。以下是其详细使用方法:

一、使用前准备

  1. 检查量具状态

    • 观察内径千分尺的刻度是否清晰,测头(固定测头和活动测头)是否有磨损、变形或污渍,若有杂质需用干净软布擦拭干净。

    • 确认校准状态:可通过校对环规(专用校准工具)检查零位是否准确 —— 将测头放入环规内,旋转微分筒使测头贴合环规内壁,若固定套管的基线与微分筒的 “0” 刻度线对齐,且基线下方的刻度线与微分筒的刻度线无偏差,则零位正确;否则需调整(部分型号有零位调整装置)。

  2. 清洁被测工件

    • 用布或酒精擦拭被测孔的内壁,去除油污、铁屑等杂质,避免影响测量精度。

  3. 选择合适规格

    • 内径千分尺有不同量程(如 5-30mm、25-50mm 等),根据被测孔径大小选择对应量程的量具,确保测量范围覆盖被测尺寸。

二、具体测量步骤

  1. 调整初始位置

    • 握住内径千分尺的隔热手柄(避免手温影响量具精度),将固定测头轻轻放入被测孔内,使测头轴线与被测孔的轴线保持一致(即测头与孔壁垂直)。

    • 旋转微分筒,使活动测头缓慢靠近孔壁,当测头与孔壁接触时,改用棘轮(部分型号有),听到 “咔咔” 声后停止,此时为最佳测量状态。

  2. 读取测量值

    • 读数分为三步:

    • 示例:固定套管基线下方露出 10mm,基线上方刻度线露出(即加 0.5mm),微分筒上第 12 格与基线对齐,则测量值为 10 + 0.5 + 12×0.01 = 10.62mm。

    1. 固定套管读数:读取固定套管上基线下方露出的最大刻度值(整数或半毫米),若基线上方刻度线露出,需再加 0.5mm。

    2. 微分筒读数:找到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管基线对齐的刻度线,该刻度值乘以 0.01mm(微分筒每格代表 0.01mm)。

    3. 总和:将固定套管读数与微分筒读数相加,即为测量值。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为减少误差,在被测孔的不同位置(如轴向不同深度、径向不同方向)测量 3-5 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使用后注意事项

  1. 清洁与存放

    • 测量完成后,用软布擦拭干净测头和尺身,避免残留油污或铁屑锈蚀量具。

    • 若长期不使用,需在测头表面涂抹防锈油,放入专用包装盒内,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或与其他工具碰撞。

  2. 维护保养

    • 禁止用内径千分尺测量粗糙表面或旋转中的工件,以免损坏测头。

    • 若量具出现卡滞、零位偏差等问题,不可强行拆卸,应送专业机构检修校准。


通过以上步骤,可准确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尺寸,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