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尺作为精密测量工具,其测量精度和使用寿命与日常保养密切相关。科学的保养能有效减少磨损、避免示值误差增大,以下是详细的保养方法,涵盖存放、清洁、使用规范及定期维护等方面:

一、日常使用中的保养规范

1. 使用前检查

  • 每次使用前,先观察高度尺外观:检查测量爪是否有毛刺、变形,尺身(或导轨)是否有划痕、锈蚀,数显款屏幕是否显示正常(无乱码、跳数)。

  • 推动游标(或滑块)时,感受是否顺畅:若有卡顿、异响,可能是导轨有异物,需先清洁后再使用,避免强行滑动导致部件磨损。

  • 机械款需检查游标锁紧螺丝是否松动,数显款需确认电池电量(低电量可能导致示值漂移),及时更换电池(建议使用碱性电池,避免漏液腐蚀电路)。

2. 使用时的操作规范

  • 避免过载:测量时禁止用力按压测量爪,尤其是接触工件瞬间需轻缓,防止测量爪变形或尺身弯曲(机械款游标与尺身的刻度易因冲击出现错位,数显款传感器可能因过载损坏)。

  • 远离恶劣环境

    • 避免在粉尘多、潮湿(湿度>60%)或有腐蚀性气体(如车间的切削液、酸碱雾)的环境中使用,必要时佩戴防护套(使用后立即移至干燥处)。

    • 禁止在高温(>40℃)或低温(<10℃)环境中长时间放置,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尺身热胀冷缩,影响精度(如从空调房取出后,需静置 30 分钟再使用,待温度与环境一致)。

  • 测量面保护:测量爪的工作面(与工件接触的部位)需保持平整光滑,避免接触粗糙、带毛刺的工件,若需测量此类工件,应先清理工件表面,测量后及时清洁测量爪。

二、清洁与防锈处理

1. 定期清洁

  • 每日清洁:使用后,用干净的软布(如麂皮、镜头布)擦拭尺身、游标(或滑块)及测量爪,去除表面的灰尘、油污(尤其是切削液、手汗,手汗中的盐分易导致锈蚀)。

  • 深度清洁:每周或每月(根据使用频率)对滑动部位进行清洁:

    • 机械款:松开游标锁紧螺丝,用蘸有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洁剂)的棉签擦拭尺身刻度面和游标内侧的导轨,去除残留的油污和细小颗粒,待酒精挥发后再复位。

    • 数显款:重点清洁滑块与尺身的接触导轨,避免灰尘进入数显传感器(如光栅尺、磁栅尺),清洁时需断电,防止液体渗入电路。

2. 防锈处理

  • 清洁后,在尺身导轨、游标滑动面及测量爪非工作面(避免污染测量面)涂抹薄薄一层防锈油(如精密仪器专用防锈脂,禁止使用机油,易吸附灰尘)。

  • 长期不使用(超过 1 个月)时,需将高度尺完全清洁后,用防锈纸包裹,放入干燥的专用包装盒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湿度≤50%,远离暖气、水源)。

三、存放与搬运要求

1. 存放方式

  • 需单独放置在专用工具箱或量具柜中,避免与其他工具(如扳手、锉刀)堆叠,防止碰撞导致尺身变形、测量爪损坏。

  • 机械款应将游标降至最低位(测量爪与底座贴合),数显款需关闭电源,避免长期待机耗电或屏幕老化。

  • 存放时保持水平或垂直状态:水平放置时,底座朝下,避免尺身悬空导致弯曲;垂直存放时,需用专用支架固定,防止倾倒。

2. 搬运注意事项

  • 搬运时需一手握住底座,另一手轻扶尺身中部,禁止单手拎游标或测量爪,防止尺身受力变形。

  • 数显款需避免剧烈震动,防止内部电路元件松动或光栅尺移位(可能导致示值跳变)。

四、定期维护与校准

  • 定期校准:根据使用频率,每 3~12 个月进行一次校准(如每日使用的工具建议每 3 个月校准,偶尔使用的可 6~12 个月),校准不合格需及时维修或报废,禁止 “带病” 使用。

  • 部件检查与更换

    • 机械款:定期检查游标锁紧螺丝是否松动,若出现滑丝需及时更换同规格螺丝(避免用非专用螺丝导致游标固定不稳);测量爪若有轻微磨损,可用细砂纸(1000# 以上)轻磨平整,严重磨损需更换。

    • 数显款:检查数据线(若有外接)是否破损,接口是否松动;若屏幕出现花屏、按键失灵,可能是电路接触不良,需专业人员检修,禁止自行拆解。

五、特殊情况处理

  • 若不慎沾水或切削液,需立即用干布擦干,再用无水乙醇擦拭一遍,晾干后涂抹防锈油,防止锈蚀。

  • 若尺身出现轻微锈蚀(表面点状锈迹),可用细研磨膏(W1.5 级别)蘸羊毛毡轻轻打磨,去除锈迹后清洁并防锈,严重锈蚀(锈迹深入刻度或导轨)则需报废,不可继续使用(锈蚀会导致示值误差急剧增大)。


通过以上保养措施,可显著延长高度尺的使用寿命,保持其测量精度稳定。需注意:保养需由专人负责,建立保养记录(包括清洁时间、防锈处理、故障情况等),形成 “使用 - 保养 - 校准” 的闭环管理,确保测量数据可靠。

提供一份高度尺日常保养的检查表

高度尺的存放环境有什么要求?

数显高度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