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标准量块或校准平台对深度尺进行校准,是验证其测量精度的核心方法,需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校准结果准确。以下是详细步骤: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1. 环境要求

    • 校准需在恒温环境(通常 20±2℃)下进行,避免温度剧烈变化导致量块、深度尺因热胀冷缩产生误差(温度每变化 1℃,金属材料约产生 0.011mm/m 的线性变化)。

    • 环境需清洁、无振动,避免粉尘、油污附着在量块或深度尺表面,影响测量基准。

  2. 工具准备

    • 待校准的深度尺(游标式、数显式或带表式)。

    • 标准量块:选择经检定合格的量块,其精度等级需高于被校准深度尺(如校准 0.02mm 精度的深度尺,应选用 0 级或 1 级量块,量块精度≤0.001mm);量块规格需覆盖深度尺的常用测量范围(如 0-300mm 的深度尺,可选用 10mm、50mm、100mm、200mm、300mm 等规格)。

    • 校准平台:表面平面度需≤0.005mm/m(如大理石平台,稳定性好、耐磨性强,作为测量基准面)。

    • 辅助工具:无水乙醇、脱脂棉(清洁量块和深度尺表面)、镊子(拿取量块,避免手温影响)。

二、使用标准量块校准深度尺的步骤(核心方法)

1. 清洁设备与量块

  • 用脱脂棉蘸无水乙醇,擦拭深度尺的基座底面(测量基准)和测杆端面(接触工件的面),去除油污、灰尘。

  • 用镊子夹取量块,用同样方法清洁量块的测量面(确保无划痕、污渍,否则会导致接触不良,产生误差)。

2. 放置校准平台与深度尺

  • 将校准平台放在水平、稳固的工作台面上,确保平台无晃动。

  • 将深度尺平放在平台上,让基座底面与平台表面紧密贴合(可用手轻压基座,排除间隙),此时测杆应处于自然伸出状态(未施加压力)。

3. 针对不同量程进行校准(以 0-300mm 深度尺为例)

需选取至少 3 个校准点(如 10mm、150mm、300mm),覆盖常用测量范围:

(1)校准 10mm 量块
  • 将 10mm 量块平放在校准平台上,量块的测量面朝上。

  • 移动深度尺的测杆,使其端面轻轻接触量块的测量面(注意:不可用力按压,避免量块或测杆变形,只需保证端面与量块面完全贴合)。

  • 读取深度尺的示值(游标式需对齐刻度线,数显式直接读取数字),记录为 “测量值 A”。

  • 计算示值误差:误差 = 测量值 A - 量块实际值(10mm)。

(2)校准 150mm 量块
  • 更换 150mm 量块,重复步骤(1)的操作:放置量块→移动测杆贴合→读数→记录 “测量值 B”。

  • 计算误差:误差 = 测量值 B - 150mm。

(3)校准 300mm 量块(若量程允许)
  • 对于 300mm 量块,需确保量块放置平稳(可在量块下方垫等高块,避免量块倾倒),其余步骤同上,记录 “测量值 C”,计算误差 = 测量值 C - 300mm。

4. 验证零位误差(关键基准点)

  • 零位是深度尺的起始基准,需单独校准:

    • 将深度尺的测杆完全收回,使测杆端面与基座底面平齐(游标式主尺零刻度线与游标零刻度线对齐)。

    • 数显式深度尺需按 “清零” 键,观察是否显示 “0.00mm”;若显示非零值(如 ±0.01mm),则存在零位误差,需记录(零位误差应≤0.01mm,否则影响所有测量结果)。

三、判断校准结果是否合格

根据《深度卡尺检定规程》(JJG 30-2012),不同规格深度尺的最大允许示值误差如下(以常用量程为例):


深度尺量程(mm)允许示值误差(mm)
0-150±0.02
150-300±0.03
300-500±0.04


  • 若所有校准点的示值误差(包括零位误差)均在上述允许范围内,则深度尺精度符合要求。

  • 若某一校准点误差超出范围(如 150mm 处误差为 + 0.04mm,超过 ±0.03mm),则需调整或维修(如游标式可微调游标,数显式需返厂校准传感器)。

四、校准后的收尾工作

  • 再次清洁量块和深度尺,将量块放回专用包装盒(避免碰撞、锈蚀)。

  • 记录校准数据,填写《深度尺校准记录表》,注明校准日期、误差值、是否合格等信息,以备后续追溯。

  • 若校准合格,可粘贴 “合格” 标签;若不合格,需标注 “停用” 并送修。

注意事项

  • 校准过程中,测杆与量块的接触力需均匀(数显式有 “测力装置” 的,需按规定力度操作),避免因用力过大导致测杆弯曲或量块变形。

  • 量块属于精密量具,使用时禁止用手直接触摸测量面(手上的汗液会腐蚀表面,影响精度),必须用镊子操作。

  • 若深度尺用于关键工序测量(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建议每 6 个月校准一次;一般工业场景可每年校准一次,确保精度长期可靠。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验证深度尺的测量精度是否符合使用要求,为准确测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