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包括万量千分尺)是一种基于螺旋传动原理精密刻度读数的高精度测量工具,主要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厚度、外径等尺寸,精度可达 0.01mm(部分高精度型号可达 0.001mm)。其设计原理可从核心传动、结构组成、读数逻辑和精度保证四个方面展开:

一、核心传动原理:螺旋副的微小位移转换

千分尺的核心是测微螺杆与螺母的螺旋传动,利用螺旋结构将 “角位移” 转化为 “轴向直线位移”,实现微小距离的精确控制和测量。


  • 螺距设计:测微螺杆的螺纹螺距通常为 0.5mm(即螺杆每旋转 1 周,轴向移动 0.5mm)。

  • 微分筒刻度:套在测微螺杆上的 “微分筒”(可转动)表面刻有 50 等分刻度。当微分筒旋转 1 小格时,螺杆的轴向移动距离为:
    这就是千分尺能实现 0.01mm 精度的基础。

二、结构组成:各部件的功能设计

千分尺的结构需配合螺旋传动实现稳定测量,核心部件包括:


部件功能设计
固定套筒刻有主刻度(每格 1mm)和半毫米刻度(0.5mm),作为读数基准;与砧座刚性连接。
微分筒套在测微螺杆上,可随螺杆旋转;表面刻有 50 等分刻度,用于读取 0.01mm 级微小位移。
测微螺杆一端与微分筒固定,另一端为测量面(通常嵌硬质合金);旋转时沿轴向移动,实现测量。
砧座固定测量面(嵌硬质合金),与固定套筒刚性连接,作为测量基准。
锁紧装置通常为棘爪或螺钉,可固定测微螺杆位置,防止读数时螺杆移动导致误差。
棘轮旋柄位于微分筒末端,转动时通过棘爪带动微分筒,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工件或螺杆变形(保护精度)。

三、读数逻辑:双刻度叠加实现精确测量

千分尺的读数是固定套筒刻度微分筒刻度的叠加,具体规则:


  1. 读取固定套筒整数部分:固定套筒上每格 1mm,若微分筒边缘超过某条 “半毫米刻度线”(0.5mm),则需额外加 0.5mm。

  2. 读取微分筒小数部分:找到微分筒上与固定套筒基线对齐的刻度线,该刻度数 ×0.01mm 即为小数部分。

  3. 总读数 = 固定套筒整数(+0.5mm,若超过)+ 微分筒读数


示例:固定套筒显示 3mm,且微分筒边缘超过 0.5mm 刻度线,微分筒第 23 格与基线对齐,则总读数 = 3+0.5+23×0.01=3.73mm。

四、精度保证的设计细节

  1. 无间隙传动:测微螺杆与螺母采用高精度螺纹副(通常为梯形螺纹),部分型号通过 “双螺母调隙结构” 消除螺纹间隙(避免 “空程误差”—— 反向旋转时螺杆不立即移动)。

  2. 耐磨测量面:测微螺杆和砧座的测量面嵌硬质合金(如钨钴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强,保证长期使用后测量面不磨损变形。

  3. 刚性结构:固定套筒、砧座等主体采用高碳钢或工具钢(如 Cr12MoV),经热处理(淬火、回火)提高刚性,避免受力变形。

  4. 温度稳定性:核心部件选用热膨胀系数小的材料(如合金工具钢),并在标准温度(20℃)下校准,减少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温度每偏差 1℃,钢材长度约变化 0.012mm/m)。

  5. 零位校准:当测微螺杆与砧座并拢时,微分筒零刻度需与固定套筒基线对齐;若偏差,可通过调零螺钉(部分型号)校准,确保初始零位准确。

万能千分尺的特殊设计

万能千分尺在基础原理上增加了多功能测量适配性,例如:


  • 配备可更换测头(如球形、平面、尖形测头),可测量凹槽、球面、台阶等复杂形状工件;

  • 测砧可旋转或调整角度,适应不同测量场景(如测量管壁厚、键槽宽度等);

  • 部分型号集成数显功能(电子千分尺),通过传感器直接显示数字读数,减少人为读数误差,但核心的螺旋传动原理仍适用。


综上,千分尺的设计核心是 “螺旋传动将角位移转化为微小直线位移”,配合精密刻度实现高精度测量,再通过结构优化(无间隙、耐磨、刚性)保证长期精度。万能千分尺则在基础结构上扩展了测量场景的适应性。